">

智通智能制造 一站式解决方案

Zhit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One-stop Solution

新闻动态 news center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
5G+工业互联网,无人工厂正在我市落地生根
发布时间:2021-10-28   浏览:1746次
5G+工业互联网,无人工厂正在我市落地生根

织一卷碳纤维及复合预浸材料,只需要5分钟,这是全世界最快的速度。


行业首个“5G+工业互联网”智能工厂(黑灯工厂)里,记者看到三条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着,全程不需要一个工人参与,科幻片中的“无人工厂”正在我市落地生根。


全市先进制造业推进大会提出要做好数字赋能文章。


在智能制造、工业互联网热潮涌动背后,全市制造业工厂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?


■场景1:


智能工厂会“思考”,生产速度达到世界第一


一排织布机以统一的节奏快速转动,形形色色的机械手不知疲倦地“摆头”,无人驾驶机器人灵活绕过障碍,把物料精准“卡”在传送带上……“在这个工厂里,从物料进厂到成品出厂,全流程不需要一个人。“工厂正处于试运行阶段,工程师正在调试数据,预计下个月初正式投入运行。”


与自动化车间相比,这个智能工厂到底智在哪里?“以前的自动化生产线是按照指定重复运行,而这个智能工厂会‘思考’,我们依托5G技术、工业物联网、AI智能研判系统建起‘智能生态’,工厂可以像人一样分析、研判,‘指挥’设备时刻优化、不断成长。”姜波说。


让工厂像人一样思考,这背后的功臣就是工业互联网。“你看到的那个小黑方块就是工业互联网传感器。”记者看到沿着生产线,每隔几米就会设置一个“小方块”。“一台碳纤维织布机有上百个转筒,有了这些传感器,每个转筒的数据实时传送,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都呈指数级上升。


工厂内共有三条生产线,几十台设备,1000多个工业互联网传感器,无数数据通过5G网络汇总到“智慧大脑”处理。在2楼的一个房间里,记者见到了传说中的“大脑”——一台2米高的处理器。通过传感器“送”来的数据,“智慧大脑”能够自主判断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综合计算什么时间段启动设备、达到多少运行参数最能降低成本,达到设备动态检测、生产自动控制、能效自动控制的最佳效果。


目前,已实现部分“黑灯工厂”,在“智慧”赋能下,一卷产品的生产速度从一开始的一个多小时缩减到现在的5分钟,等全部优化完可缩减为2分钟。从德国、瑞士到日本,没有一家企业可以达到这个速度,中国就是世界第一!


■场景2:


打造5G共享工厂,从门卫到保洁全是“机器人”


从车间走进办公楼里,除了偶尔有两三个技术员拿着平板电脑调试机器,很难再见到人影,两层大楼内甚至连工位都寥寥无几。“我们不仅在生产上实现无人化,生活上同样是‘智慧’当家,整个企业只有20多名员工。


企业的“标配”门卫、保洁等在这里将要由机器人“上任”。“我们采购了5台智能机器人,覆盖厂区安保、接待、服务、清洁等各项功能,下周设备就能安装调试。”姜波说,“这些机器人全部连接处理器,能通过跟人的互动不断优化,下个月将全部由机器人代劳。”


享受“无人化”便利的还有企业工程师。借助5G技术,企业打造了5G共享工厂,只要有IP地址,工程师在上海、北京,甚至国外都可以操控生产线。自动化编程工程师蔡维纲正在进行TLC编程,设计装箱套袋机的运作轨迹。“等调试完成后,我就不需要在这里坐班了,幸福感爆棚。


工作没有地点与时间限制,称之为“候鸟科学家”。针对企业普遍面临的人才短缺的现象,姜波通过5G共享工厂,聚拢了一批北上广高校、研究所工程师,让这些“候鸟科学家”远程就业,同时邀请华为ICT学院到企业培育,把现有工程师打造成响当当的人工智能人才。


“人工智能再厉害,也需要人的设计和维护,人才是最珍贵的智能,我们会用最先进的技术服务人才,让每一个成员都幸福地、有尊严地工作,这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。


■记者手记:


敢为人先才能弯道超车


碳纤维及复合预浸材料属于高技术密集型产品,产品主要由日本和欧美领先企业垄断全球市场,要想实现弯道超车,智能化是必由之路。


多年前,姜计划打造智能工厂,很多人嘲笑他“异想天开”:那是多大一笔投入,你们出得起这个钱吗?面对质疑与嘲笑,我们只是低着头,默默钻研。如今,行业内首屈一指的智能工厂终于建成运行,企业一举站上行业尖端,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证明,只有勇于冲破传统思维、转变传统观念,才能拥有行业话语权。


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,是企业迈向成功、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。可喜的是,我市还有一系列企业敢于“吃螃蟹”,三角轮胎、成山轮胎引入物联网技术,实现了从卖轮胎到卖服务的转变;新北洋集团构建智慧云平台,成功杀入了无人超市、智能商超的蓝海……一系列企业抓紧技术变革机遇,通过数字赋能,不断打造新优势,实现新突破。


企业的成功也离不开良好营商环境的滋养。在企业敢为人先的同时,相关部门也与之同频共振,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。通过靠前帮扶,审批建设一路绿灯,成为环翠区第一个当年拿地、当年开工、当年投产的项目。近三年来,仅环翠区工信局就为企业申请扶持资金420余万元……只有敢为人先,才能实现弯道超车,这个企业和政府携手发展的故事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。